民国时期的沙市,受开埠的影响,西方文化、宗教加速传入,信仰呈多元化态势,信奉西方宗教的崇拜者可在当地参加礼拜堂的虔诚膜拜。1936年,罗马教廷将沙市地区的天主教会从宜昌传教区划分出来,交给美国纽约方济各会管辖,第一任主教为美国人狄隆。奇特建筑就是神圣天主教堂——露德圣母堂的组成部分。
相传1858年,圣母玛丽亚在法国南部的一座小城——露德,显现在贫家女伯尔纳德面前十八次,口念玫瑰经,为罪人祈祷,并使山间流出一道灵泉,以治病救人。从此圣母藉露德圣水,不知治疗了多少人身体上或灵魂上的重病、绝症。天主教会于是在此建堂立像,不久露德遂成为世界著名朝圣地之一。
世界各地包括沙市在内,纷纷仿效法国路德建造圣母朝圣地。在沙市一座并不起眼的土包,被神圣命名为露德圣母山。山上的假山依然存在,圣母神像已被天主教会收藏。“神秘宝殿”露德圣母堂依托白衣修女院,曾雄伟矗立在山上,天主教会创办的新沙小学女子部(已退出历史舞台)是其近邻。整体建筑建于1938年,由美国籍神甫费悦义主持修建。除具备礼拜、办公等功能外,还建有宿舍,供修女等人员居住。1938年美籍张修女曾在此开办孤儿院,当年收养的孤儿约有40多人。教堂呈欧式建筑风格,雄浑而壮观,华丽而雅致。如今绝大部分建筑已不幸遭到拆毁。
唯一幸存的神秘塔楼是一座教堂钟楼。楼体呈六边形,对角达 3米,高达10米,穹窿顶呈饱满的半球形,象征天宇、表达尊贵。顶中央空余基座,“十字架”只能留存在信徒的思念中。周边苍翠相伴,绿荫如盖,环境幽雅。由塔内的垂直梯子可达上部构建的环形走廊,登高远望 ,中山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塔身上的十字、尖拱等宗教印痕,历经沧桑还清晰可见。大钟已无影无踪,不过悬挂大钟的木制横梁和滑轮还完好无损,是重要的历史见证物。
天主教会不仅向信教群众传播宗教理念,教会创办的学校的学子也必须参与宗教活动。比如新沙中学女子部(即现在沙市一中的前身)的学生要经常接受天主教教义,拜读《圣经》或学习拉丁文;师生中的教徒和部分非教徒,会定期到礼拜堂做“弥撒”和举行圣事,天主教的“圣诞节”则要举行大规模的盛会。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在全国各地多有遗存,其中广州和上海的两处较为有名。广州露德圣母堂位于优雅、宁静、迷人的沙面岛上,因该堂花园南连一座圣母山,并安放露德圣母像而得名。建于清朝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属哥德式建筑风格,高耸的单尖塔, 尖拱形的窗户, 七彩门窗玻璃等,尽显华丽、气派、精巧。络绎不绝的来沙面岛拍婚纱照的情侣, 相信露德圣母堂就是最好的背景了。
上海露德圣母堂位于浦东新区,叫唐墓桥露德圣母堂,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公元l897年)落成,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曾号称“远东第一堂”。哥特式建筑风格,尖塔直指苍穹,象征着天国无限升腾的景象。堂内天花板如同天幕一般,由多条交叉拱筋支撑着。建筑轮廓线高耸而又稳定,有强烈的宗教感。
“神秘宝殿”露德圣母堂部分遗存在城市的角落,圣母玛利亚永存在信徒的心中。风韵犹存的百年宗教“瑰宝”,历经人们的淡忘后,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不过身份已由“神圣”转变为“神秘”了。教堂功能已荡然无存,但作为优秀历史建筑却弥足珍贵。让我们祈祷吧,老建筑焕发青春,为“文化壮腰”添加一处独特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