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留心夏日饮食安全 六类隔夜菜不要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7:08:00    

【来源:泉州晚报】

在家庭聚餐或日常饮食中,剩菜剩饭是常有的事。然而,夏季气温高,细菌活跃,有些隔夜菜食用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泉州网7月22日讯(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叶玉稳 实习生 张钰滢)在家庭聚餐或日常饮食中,剩菜剩饭是常有的事。然而,夏季气温高,细菌活跃,有些隔夜菜食用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今天,泉州疾控为您揭秘隔夜菜的真相,教您分辨哪些隔夜菜不能吃。

了解亚硝酸盐真相

所谓“隔夜菜”,并非仅指放了一晚上的菜。事实上,烹饪后放置超过8小时以上的菜,时间跨度和“隔夜”并无区别。例如,中午12点做好的饭菜,到晚上8点还没吃完,就跟隔夜菜一样。

很多人对隔夜菜心存顾虑,是因为听说里面有会致癌的亚硝酸盐。其实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各种食物中,蔬菜、肉类、蛋类里都有它的身影。成人亚硝酸盐中毒剂量为单次摄入200—500毫克,而一盘冷藏保存的隔夜菜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不足10毫克,相当于要一次吃20盘剩菜才可能达到中毒量,几乎不可能发生。此外,亚硝酸盐还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常见于火腿、腊肉等食品。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变身”。当它进入胃部酸性环境,就会和食物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一种叫亚硝胺的物质,而亚硝胺才是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的2A类致癌物,长期大量食用可能诱发胃癌、食道癌、肝癌等多种癌症。

警惕六类“危险菜品”

虽然隔夜菜不一定都会致癌或让人中毒,但以下六类隔夜菜风险较高,建议避免食用——

1.隔夜绿叶菜。绿叶菜硝酸盐含量高,煮熟后久放,在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会大量转化为亚硝酸盐。浙江宁波食检院做过实验,芹菜、油麦菜、空心菜等绿叶菜,在常温下存放24小时,亚硝酸盐含量可超100mg/kg。而且,绿叶菜久放或反复加热,营养流失严重,口感也变差。所以,“宁剩荤,不剩素”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隔夜海鲜。螃蟹、鱼虾高蛋白海鲜隔夜后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可能损伤肝、肾功能。海鲜的肠胃里可能藏着各种细菌和腐败物质,不新鲜时烹煮或存放过久,就容易变质。

3.隔夜泡发的木耳和银耳。木耳、银耳泡发时间过长,极易成为细菌和微生物的“温床”。长时间泡发后,它们可能会在椰毒假单胞菌的作用下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耐热性极强,普通烹饪方式无法破坏,一旦误食,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危及生命。

4.隔夜“溏心蛋”。半生不熟的溏心蛋杀菌不彻底,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致病细菌,久放后细菌大量繁殖,食用可能危害胃肠道。不过,如果鸡蛋彻底煮熟,在低温、密封条件下储藏,隔夜吃一般问题不大。

5.隔夜凉拌菜。凉拌菜制作时未经过高温杀菌,很容易残留细菌,再加上汁水为细菌繁殖提供温床,即使放冰箱冷藏,隔夜也很容易细菌超标。

6.隔夜牛奶和豆浆。它们营养丰富,适合细菌生长,久放不仅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也会导致营养价值流失。

科学储存 彻底加热

说了这么多隔夜菜的食用风险,难道剩菜剩饭只能统统倒掉?其实也不必浪费,只要掌握科学的储存和处理方法,有些隔夜菜仍可安全食用。

科学储存。剩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要超过2小时,需及时密封冷藏。现在的冰箱制冷系统很强大,温热食物可直接放入。更科学的做法是,用浅容器盛装食物,通过隔水冰浴快速降温至60℃以下后立即冷藏,也可将其放入冷冻层稍降温后再转至冷藏层。储存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冷冻食物可以分成小包装,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解冻。

彻底加热。食用隔夜菜前,一定要彻底加热,把菜整体加热到100℃,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大块肉类建议切小块或延长加热时间,炒菜类回锅翻炒3—5分钟,用微波炉加热时要适当延长时间,中途多翻动几次,确保热透。

责任编辑: 黄冬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