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走进极端大风应对指挥中心:六部门联勤值守,随时调度应急力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2:44:00    

4月12日白天,正值本次大风天气最强时段,新京报记者走进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应对这次极端大风天气的应急调度指挥中心,从信息报送、核实、研判,到组织调度和应急处置,一件件应急信息在这里得到持续处理。

在4月10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出大风橙色预警前,指挥中心的全体干部都已停休在岗。根据《北京市大风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全市各部门、各区落实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备齐应急响应力量。

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专员王欣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一次,由于大风预警层级高、持续时间长,是近年来比较大的大风天气应急响应。“在指挥中心,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可以随时联系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此外,还有六个部门参与联勤值守,需要什么力量就能调度什么力量顶上。

4月12日20时,市气象台发布分区域大风橙色预警,预计4月12日20时至13日20时,部分地区还将有9~11级阵风。预警未解除,应急处置也在持续进行。

日常应急过程中就会抽查点名

“平谷吗?刚刚收到的信息,我们已经报送了。”

在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管理岗的工作人员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核对报送信息的处理情况。

在他们身旁,是指挥中心的指挥人员、工作人员座席和大屏幕。大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各区、各部门应急人员的视频情况,两旁则可以显示相关点位监控情况或城区道路交通情况。

4月12日,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里可以看到各区、各部门应急人员的视频情况,以及相关点位的监控情况等。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调度是持续性的,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阶段持续开展。”王欣介绍,对于每个报送的信息,都有工作人员进行核实、报告、研判及处置。遇有复杂情况,就会增派力量资源、组织协同处置,也可能会升级处置措施。

为应对此次极端大风天气,早在大风橙色预警发布前,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全体干部就已停休在岗。而实际上,为了保证各区、各部门应急力量在岗可随时调度,指挥中心在平时的日常应急过程中也会经常抽查点名。

除了视频调度各区各部门,这次应对极端大风天气,还有六个部门的应急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现场联勤值守。这些部门都是有针对性地应对大风天气可能造成的情况而参加的。

“比如卫健委,一旦有人员受伤需要救治,他们就可以调度院前急救力量到现场进行处置。”王欣说。

应急预案规定各部门各区职责

大风来临,如何应对?实际上,这是一项有严格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工作。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预案处副处长王新华介绍,《北京市大风天气应急预案》规定了大风防范应对的组织机构与职责,谁来担任总指挥,谁担任副总指挥,都有明确规定。同时,各部门、各区在应对大风天气及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中要履行什么职责,也有明确规定。

比如,在应急预案中,规定了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园林局等部门的职责。“预警发布后,各个部门应当按照预案开展相关工作。”王新华说。

对于各区的职责,预案也明确,各区政府及经开区管委会要负责组织辖区相关部门做好大风天气各类风险防范、突发事件处置和信息报送工作。

王新华告诉记者,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响应措施是不同的,总体来说,预警级别越高,响应措施越严格。此次大风橙色预警发布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公众发布了防护指引,包括停止户外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严禁一切室外用火行为等。

“对于预案中没有规定的特殊情形,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决策、科学应对,也会结合实际效果修订完善预案。”王新华说。

对话

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专员王欣:

持续调度处置应急情况,主责部门随叫随到

新京报:本次极端大风的应急工作是从哪一天开始的?目前情况如何?

王欣:4月10日,市气象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在预警发布前,市气象台根据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大范围的极端天气预报,做了分析研判。市委市政府也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对全市应对大风天气风险防范工作进行了调度部署。

我们落实大风天气应急预案规定,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指挥调度中心及时提示相关部门,根据预警对本行业领域、本区域风险作出研判。另一方面,就是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同时也要求,一旦有大风引起的突发情况,要及时处置并报告。

预警发布之前,我们指挥中心的全体干部都停休在岗了。

新京报:这次对大风天气的应急工作是近年来比较大的一次吗?

王欣:是比较大的一次。首先,它的预警层级比较高,橙色预警。同时,这次大风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从4月11日到现在的工作来看,采取的措施应该说是有效的。整个城市运行,还有相关的风险管控都比较平稳。

各部门依职责开展工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在《北京市大风天气应急预案》里规定得都很清楚。我们每小时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报告。同时,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定期通过视频调度了解各部门相关措施落实情况,掌握全市风险控制情况。

4月12日,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接报处置信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可否介绍一下,市应急指挥中心这个调度平台是如何调度处置突发事件的?

王欣:接报突发事件信息后,我们立即开展核实和分析研判,在进行报告的同时,开展调度处置,督促属地政府和主责部门组织力量、调度资源、迅速开展处置。

每起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是持续开展的,从现场指挥部建立、处置方案制定、开展先期处置、专业处置、现场控制,到善后恢复和查明原因,基本要形成闭环。

每起突发情况都有不确定性和后果严重性,因此要求我们接报后要立即开展调度,控制事态发展。针对较为复杂的情况和事故现场可能存在蔓延扩大的趋势,我们会及时调派力量资源,提级响应措施。

新京报:如果需要哪个部门的力量,你可以立即联系上吗?

王欣:是的,能随时联系上,基本上随叫随到。这是非常快的。

同时,你看这一次,还有六个部门在我们中心参与联勤值守。他们也是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需要的力量。比如卫健委,一旦有人员受伤需要救治,他们就可以调度院前急救力量到现场进行处置;又比如,如果现场有切割、破拆等需要,或者有更为复杂的施救,消防救援部门就会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综合救援;还有建筑施工领域,需要住建部门调度;城市水电气热,这就需要城管委。这些部门联勤值守,需要什么力量就能调度什么力量顶上。

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专项预案,专项预案对于各类风险会有分析评估。针对处置各类风险可能发生的情况,预案中对需要的力量和资源都有规定。

新京报:本次应对大风的应急调度,要持续到整个预警结束后吗?

王欣:大风预警信号解除以后,我们就会转入正常的应急值守。

后续可能还要做一些复盘总结的工作,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应对处置这类情况的能力。复盘总结,争取打一仗、进一步。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