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青岛市养老服务消费的行动计划》,以进一步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根据计划,青岛将推出12项举措,从发展养老服务、拓展养老消费新业态新消费、发展银发经济、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入手,全力提振养老服务消费。

老人们在“日善堂”公益餐厅用餐。青岛早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孙启孟 摄(资料照片)
力推居家养老提升社区养老
根据计划,青岛今年将着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聚焦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025年全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同时,持续深化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具备资质的各类经营主体参与老年助餐服务,2025年,新增助餐签约老年人2万人。为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青岛将支持1万户以上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将相关用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范围。
在发展居家养老的同时,青岛还将着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聚焦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服务需求,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根据计划,今年青岛将建设10处区(市)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在承担兜底保障职能基础上,拓展服务示范、行业指导、应急救助、资源协调等功能。同时,加强镇 (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发挥专业照护、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
设立市级公立老年病医院
根据计划,今年青岛还将持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落实养老机构优惠扶持政策,重点发展护理型床位。明确对养老机构落实税费优惠、水电气热居民价等政策支持。“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保持在75%以上。聚焦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需求,我们将支持建设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辟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今年每个区 (市)至少1家养老机构开辟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负责人刘佳表示。
在医养康养方面,计划明确今年将支持100张及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鼓励按照医务室级别建设,并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依法合规在养老服务机构内部设置家庭医生服务点。青岛将充分调动各类资源,积极推进“五床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老年人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服务有序衔接的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2025年,力争全市设立1所市级公立老年病医院,50%以上的区(市)建成1所以上康复医院或者护理院。
大力拓展养老消费新业态
今年,青岛将拓展养老消费新业态。鼓励建设智慧养老院,配置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远程保障、活动预警等智能化设备,2025年,全市建设2家达到标准规范的智慧养老院。同时,支持发展社区“虚拟养老院”,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内设养老服务部门、成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引进养老服务机构入驻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养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将养老照护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升家政从业人员养老服务能力。
为了让老年人消费更方便、更舒心,青岛将开展“孝老爱老”购物节活动,支持经营主体在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主题促消费活动,并鼓励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举办银发主题购物节,打造银发消费季。为提高老年人消费便利度,青岛还将实施消费场所适老化改造工程,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
打造特色康养旅居基地
“旅居”正在成为老年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喜闻乐见的养老新风尚,作为集养老、医疗、文旅等领域于一体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旅居康养产业受到很多老年人的关注。
今年,青岛将依托滨海生态、康养资源及地理位置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康养旅居基地,推出一系列具有青岛特色的春夏秋冬康养旅居产品,构建“山海疗愈+智慧康旅”全链条服务体系。同时,还将加强区域联合,与其他省市的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将青岛市打造成国际旅居康养目的地,形成银发消费、健康服务、生态旅居融合发展的新增长极。
高起点建设银发经济园区
今年,青岛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建设特色鲜明、集聚度高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支持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区(市),加快培育一批银发经济细分行业特色园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业态培育、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方面探索创新。
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今年青岛将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重点支持范围,2025年,将支持1万户以上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