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陕西10市1区已陆续发布了《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度报告》。一份份公积金年报,不单是数字的罗列,从中还可以直观看到房地产市场的活力以及居民的住房需求状况。
报告显示,2024年,陕西各地缴存规模悉数持续攀升的同时,公积金在支持住房消费、租购并举、扩大政策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公积金缴存方面,非公有制单位正成为多地新增大户;公积金提取方面,以用于偿还购房贷款本息居多,榆林是提取比例最多的城市;公积金贷款方面,40岁以下人群占绝对大头,多用于购买90-144平方米房屋。
缴存规模稳步扩大
非公有制单位成多地新增大户
2024年,陕西10市1区公积金缴存规模均稳步扩大,除了延安缴存总额较上年增长9.77%之外,其余均在10%以上,增幅前三位分别是榆林(17.83%)、杨凌示范区(14.92%)、西安(14.23%)。在此带动下,多个城市公积金缴存总额实现了新突破,比如,西安突破4000亿元,榆林突破700亿元,咸阳、延安、渭南突破400亿元,汉中突破300亿元。
公积金新开户单位和新开户职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之势,但也有两个特殊情况:一个是安康市“实缴单位减而实缴职工增”,2024年安康新开户职工首破万人大关,新开户单位260家,实缴单位却减少了314家,不过实缴职工还是增加了0.8万人;另一个是3座城市“新开户职工增但实缴职工减”,铜川实缴职工较上年减少1.63%、延安减少0.09%、汉中减少0.11%。不过,这三市实缴职工略减并未影响各自缴存总额持续攀升。
而伴随着新开户职工的增长,公积金缴存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报告显示,开户职工分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灵活就业人员、其他等8类。2024年陕西10市1区中,除了安康和杨凌示范区在“灵活就业人员”一项较上年未有变化之外,其余各项均不同程度增加。尤其要说的是,新增非公有制单位缴存职工占比增速较大,除了商洛之外,其余城市在“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一项更是达到了两位数增幅,增幅最高的西安市达到了58.33%,榆林和宝鸡占比也双双超过3成,之后是达到25.68%的汉中,咸阳尽管占比只有22.44%,但也均高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两项的增幅。
2024年,陕西民营经济增加值17581亿元,占全省GDP份额升至49.5%。看得出来,陕西“四个经济”之一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公积金缴存增长的一支强劲驱动力。
榆林是陕西“最爱”提取公积金的城市
提取和贷款,是公积金使用的两种主要方式。
从提取来看,10市1区2024年公积金提取总额均较之上年有两位数的增幅。其中,榆林最高,达到20.68%,其后是西安(16.47%)、杨凌(16%)、安康(15.2%)、商洛(14.57%)、汉中(13.68%)、渭南(13.59%)、咸阳(13.39%)、铜川(12.51%)、延安(12.39%)、宝鸡(11.45%)。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榆林近年公积金提取增幅基本都在20%以上,2020年高达26.67%。可以说,榆林是陕西最爱提取公积金的城市。还可以看到,榆林人提取公积金,48.79%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也是全省最高,颇有意思的是,另一个高于4成的城市也来自陕北——延安。
此外,商洛的公积金提取也偏爱“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另外7市1区则更多用在了“偿还购房贷款本息”,其中,咸阳、渭南、铜川、汉中、杨凌占3成,西安、宝鸡和安康占四成,最高的安康逼近五成。
伴随着陕西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离休和退休提取公积金比例明显走高,不仅汉中、渭南和铜川超过了3成,离休和退休更是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汉中、安康、商洛7城公积金提取的第二大事由。
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今天,提取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也占据了一定比例,西安和渭南、铜川、延安四市占比接近或者超过了1成。
此外,咸阳、宝鸡、铜川、延安、安康和商洛公积金提取中,也在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公积金贷款以购买90-144平方米房屋居多
可以看到,2024年,陕西各城市公积金贷款,毫无例外地都主要用于购买新房,但在二手房市场,西安超过了4成,是使用公积金购买二手房占比最大的城市,也是新房和二手房贷款购买比例最为接近的城市。
就面积而言,报告显示,购买90-144平方米房屋,是2024年陕西人不约而同的第一选择。西安、铜川、商洛三市最少,也有7成多,其余全都占到了8成以上。而在是贷款购买90平方米以下还是144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时,就有差异了。可以看到,西安和咸阳选择90平方米以下稍稍多一些,其余城市则明显更倾向于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
有必要值提及的是,各地报告所列出的公积金贷款用途方面,“其他”一项普遍为零或者低于1%,唯独汉中和铜川超过22%,汉中在报告中明确注明,“其他”一项包括“‘商转公’贷款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陕西地市基本已开通“商转公”业务,西安市因为个贷率过高而暂未开办。此前汉中媒体报道称,汉中自2022年9月创新性开展“商转公顺位抵押贷款”业务,这项惠民政策受到省委办公厅肯定,在全省推广。去年7月汉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开表示,汉中市“商转公”政策在2024年9月到期后将延期2年执行,政策期限延长至2026年9月6日。
此外,从贷款职工年龄看,40岁以下青年职工是绝对主力人群,其中30岁以下占三到四成。这足以看出,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问题,支持刚性购房需求方面,公积金的确在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