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王斌)昨天,圆明园第三十届踏青节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踏青节以“非遗”为主题,将二十四节气非遗文化与皇家园林春景深度融合,推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市民带来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将持续至5月5日立夏,跨越清明、谷雨等节气。
随着气温回升,圆明园迎来了踏青赏花的好时节。3月底至5月初,圆明园中处处有花、步步皆景。据了解,因赏花区域较为分散,为方便游客赏花观景,今年圆明园踏青节重点推荐西部踏青赏花区,同时规划了春日最美打卡路线和东部踏青休闲游线两条特色赏花游线。
等到谷雨节气过后,牡丹花将盛开。圆明园自2007年引种牡丹后,经过多年养护和发展,形成了含经堂精品牡丹观赏区、镂月开云百年牡丹观赏区、藻园牡丹观赏区。此外,芍药也成为圆明园的主要观赏花卉,分布在鸿慈永祜、藻园、含经堂、涵秋馆北侧。
除了观花赏景,圆明园还将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4月2日至6日(除4月3日),每天13时30分至15时30分,圆明园海棠书院内将陆续举办宋锦香囊手作、螺钿书签手作、珐琅金箔手作、宋锦蝴蝶手作四场主题活动。同时,圆明园将在主游线举办创新非遗文化表演《踏歌寻春》。以圆明园景观为活动线,结合园中独有的历史人文气息,运用舞蹈、乐器演奏、戏曲等形式,在春日为游客打造一场富有新中式美学的“踏青盛宴”。
摄影/本报记者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