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吉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黑河市从市级领导班子到基层党员干部,从机关办公室到政务服务窗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用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整改,让作风建设的实效切实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群众心中的融融暖意。
领导带头查
“过筛子”式自查见真章
问题是聚力的方向、工作的标靶,把问题找深找准找实是解决问题、改进作风的前提和基础。黑河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紧密结合边境党建、口岸经济等重点任务,以上率下深入查摆问题,逐级压实整改责任。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单”闭环体系,对照2个问题清单、基层“四风”隐形变异表现,逐项剖析查摆,梳理领导班子问题和个人问题。
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黑河市组织领导干部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重点梳理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截至目前,市级领导累计发放征求意见函千余份,开展谈心谈话数百人次,通过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等多渠道联动,已梳理出涉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民生保障方面“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突出问题,“打捆”纳入领导班子和个人问题清单,建立专门台账,明确责任单位与整改时限,切实推动问题查摆落细落实,整改见行见效。
立足岗位查
基层党员精准“画像”补短板
真查找问题,查找真问题,真解决问题。黑河市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查摆问题分类指导,针对窗口单位、机关党员等特点明确差异化查摆重点,组织党员结合实际,精准查摆问题不足。
“在哈尔滨也能注册黑河市的外资企业,不用再往返一趟黑河就近就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企业代表高兴地说。日前,黑河市春兴贸易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市申请并当场领取了营业执照。针对跨境投资者需求,黑河自贸片区设立“涉外服务专区”,与哈尔滨和绥芬河片区协作,推出外资企业营业执照异地通办通取服务,通过“异地收件、网上流转、属地审批、就近领照”的方式,打破地域受理限制,整合服务资源,持续放宽外资准入,实现企业开办“零跑动”“零等待”。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黑河市针对企业群众在窗口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因政策变动、职能交叉、边界不清等原因造成办事难的问题,通过深入查摆纳入问题台账,推动协调解决,打通企业群众“办不成事”问题“最后一公里”。
在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党员干部正在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咱们之前种的大豆,有的不适合本地土壤,品质上不去,卖不上价。”村民的话点出了问题所在,收集到的这些建议,已转化为邀请农业专家实地指导选种、开展电商培训等具体举措,让基层问题查摆精准落地,切实为乡村发展助力。
征求意见查
听民声解民忧见实效
“您好,我家门口路面多处网裂沉陷,井盖还移位了,太影响通行安全”“家附近没有公交站,出行不方便”“小区二次增压泵压力不够,家里老停水”……近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连收到市民的民生诉求。
针对这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黑河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聚焦路面破损问题,黑河市住建局分阶段推进道路维修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20条道路9万余米沥青灌缝,修复人行道1166平方米、沥青路面926平方米。黑河市交通运输局则精准回应出行诉求,重新规划9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公交站点布局,破解居民出行难题。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黑河市把问题查摆与听取群众意见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四下基层”,开设新媒体互动专栏,升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设置征求意见箱,征求意见建议546条,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与整改时限,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
从企业车间到百姓家中,黑河市这场深入的问题查摆,正让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