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基金财报解读:份额增长30倍,净资产暴增35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3:10: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基金2024年年报已发布。报告期内,该基金份额总额从合同生效日的11,024,623.07份增长至322,445,885.81份,增长超30倍;净资产从11,024,623.07元增至394,032,606.74元,增幅超35倍。净利润达21,614,893.98元,而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31,313.82元。以下将对该基金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利润与净值双增长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

报告期内,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本期利润为10,922,994.21元,已实现收益49,466.70元;C类本期利润10,691,899.77元,已实现收益 -11,516.80元 。整体来看,本期利润表现亮眼,反映出基金在该阶段投资运作成效显著。

项目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
本期利润(元)10,922,994.2110,691,899.77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49,466.70-11,516.80

基金净值

截至2024年末,A类期末基金资产净值209,097,259.50元,份额净值1.2232元;C类期末基金资产净值184,935,347.24元,份额净值1.2207元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2024年末,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22.32%,C类为22.07%,显示出基金净值稳步增长,为投资者带来较好回报。

项目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209,097,259.50184,935,347.24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1.22321.2207
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自合同生效起至2024年末)22.32%22.07%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部分基准收益

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过去三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4.7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6.05%;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4.6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6.05% 。过去六个月及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也存在类似情况,虽未完全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但差距相对较小,且在部分阶段展现出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阶段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①-③份额净值增长率①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①-③
过去三个月4.70%6.05%-1.35%4.62%6.05%-1.43%
过去六个月13.75%12.85%0.90%13.59%12.85%0.74%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22.32%26.30%-3.98%22.07%26.30%-4.23%

净值增长率走势

从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图来看,基金净值增长趋势与业绩比较基准基本同向,但波动幅度存在差异,反映出基金在跟踪指数过程中,受自身投资组合调整等因素影响,未能完全复制指数表现。

投资策略与运作:紧跟指数并应对申赎

投资策略

本基金跟踪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通过投资目标ETF或指数成份股实现投资目标。2024年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先抑后扬,股市波动,港股在美联储降息下高分红风格凸显。基金在投资运作中,紧密跟踪标的指数,同时积极应对投资者日常申购、赎回。

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基金在做好指数跟踪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资金,应对申赎需求,确保基金平稳运作。如在市场波动较大时,通过调整投资组合,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基金资产的稳定增长。

业绩表现归因:多种因素致跟踪偏离

本报告期内,基金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32%,C类为22.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6.30%,跟踪偏离度主要源于成份股分红、日常运作费用、指数结构调整以及申购赎回等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基金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产生一定差异。

市场展望:红利资产仍具配置价值

展望未来,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国内政策支持经济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有望提升中国资产估值。风格上,红利类资产股息率优势凸显,且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改善股市资金面,红利类资产配置价值依旧较高。本基金将继续秉持“为信任奉献回报”理念,为投资者谋求稳定回报。

费用分析:管理与托管费用稳定

基金管理费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31,313.82元,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管理人报酬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扣除基金资产中目标ETF份额所对应资产净值后剩余部分(若为负数则取0)的0.50%年费率计提。

基金托管费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6,262.83元,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扣除基金资产中目标ETF份额所对应资产净值后剩余部分(若为负数则取0)的0.10%的年费率计提。整体来看,管理与托管费用相对稳定,且费率设置符合市场同类产品水平。

交易费用与收入:公允价值变动贡献大

交易费用

应付交易费用等其他费用合计23,300.00元,主要包括审计费用22,900.00元及其他400.00元 。交易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基金的合规运作与信息披露等工作。

投资收益

营业总收入21,861,576.29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576,944.08元,占比极高,是基金收益的主要来源。利息收入116,492.98元,投资收益40,060.81元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大幅增长,反映出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为基金带来丰厚回报。

项目金额(元)
营业总收入21,861,576.29
利息收入116,492.98
投资收益40,060.8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576,944.08

关联交易:交易与佣金情况

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交易

报告期内,基金通过中信证券交易单元进行基金交易,成交金额418,260,219.23元,占当期基金成交总额的100.00% 。关联方交易单元的使用,有助于基金实现高效交易。

应支付关联方佣金

应支付关联方的佣金无相关数据,表明在报告期内,该基金在关联方佣金支付方面无特殊情况,交易成本控制良好。

股票投资明细:期末无股票持有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股票,投资主要集中于目标ETF,通过对目标ETF的投资来跟踪指数。这种投资结构使得基金能够紧密跟踪指数走势,降低个股风险,但也可能错失部分股票的超额收益机会。

持有人结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并存

持有人户数与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19,060户,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为43.96%,个人投资者占56.04% 。A类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51.23%,C类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35.76%。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共同参与,反映出市场对该基金的认可,但不同份额类别投资者结构的差异,可能影响基金未来的资金稳定性。

份额级别持有人户数(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
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
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4,63936,848.8587,579,348.3251.23%83,362,476.1848.77%
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14,42110,505.7954,171,490.4535.76%97,332,570.8664.24%
合计19,06016,917.41141,750,838.7743.96%180,695,047.0456.04%

管理人从业人员持有情况

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A类份额1,316,967.86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0.77% 。这显示出基金管理人对自身产品的信心,但持有比例相对较低,可能无法完全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份额变动与资产配置:份额大增,资产集中于ETF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自基金合同生效日至报告期末,A类总申购份额200,441,713.99份,总赎回份额40,300,325.52份;C类总申购份额314,355,682.87份,总赎回份额163,075,808.60份 。申购份额远高于赎回份额,表明投资者对该基金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资金持续流入。

项目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式联接C
基金合同生效日基金份额总额(份)10,800,436.03224,187.04
基金合同生效日起至报告期期末基金总申购份额(份)200,441,713.99314,355,682.87
减:基金合同生效日起至报告期期末基金总赎回份额(份)40,300,325.52163,075,808.60

资产配置

期末基金总资产404,043,686.19元,其中基金投资372,548,694.06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2.21%,主要为对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的投资 。资产集中于ETF投资,符合基金通过投资目标ETF跟踪指数的投资策略,但也意味着基金风险较为集中于该ETF及相关指数。

租用交易单元:中信证券为主要合作券商

基金租用中信证券1个交易单元,虽报告期内无股票交易,但通过该交易单元进行了基金交易,成交金额418,260,219.23元,占当期基金成交总额的100.00% 。选择中信证券作为交易单元合作方,可能基于其综合服务能力与交易优势,但单一交易单元的依赖也可能带来一定的交易风险,如交易系统故障等。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