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癌痨交织”非绝境!湖南省胸科医院救治危重患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4:21:00    

“癌症和传染病怎么会同时出现?这病到底该怎么治?”少数肺癌患者会同时感染肺结核,这两种疾病就像潜伏在肺部的“连环杀手”,一个是从内部叛变的癌细胞,一个是外界入侵的结核杆菌,治疗时更加艰难。抗癌药可能激活潜伏的结核杆菌,抗结核药又可能加重肝肾负担影响化疗。

今年4月15-21日是我国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内镜中心兼肿瘤科主任肖阳宝提醒,随着医学进步,肺癌合并肺结核已不再是绝境。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疗法,正在改写治疗格局。患者应该认真对待身体每次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就医。

2025年2月,49岁的张先生因持续高热、呼吸困难被送入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入院时,他的病历本已被重叠贴着的十余张外院检查单覆盖。左主支气管被肿瘤完全堵塞的CT影像、肺泡灌洗液中检出的结核杆菌复合群、持续21天不退的39.6℃高热,这些检查结果共同勾勒出一个“癌痨交织”的危重病例。

入院后,治疗团队面临着双重考验:立即化疗可能因免疫抑制加重感染,而优先抗感染治疗又恐错失肿瘤控制时机。呼吸科、影像科、感染科专家反复推敲支气管镜图像,最终捕捉到关键细节。左主支气管堵塞段远端隐约可见分泌物涌动,说明远端仍有通气可能,及时解除梗阻或许能打开治疗突破口。

肖阳宝带领内镜团队,为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圈套肿瘤切除术+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管道工程”,高频电刀在坏死组织间谨慎游走,暴露出左主支气管4点钟方向的潜在腔隙;覆膜支架在导丝牵引下缓缓推进,40毫米的金属网格精准覆盖病变段。当支架完全展开的瞬间,积蓄多日的黄绿色脓痰喷涌而出,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数值从89%跃升至96%。耗时2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48小时,折磨张先生的高热消退,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机。

医疗团队为张先生建立起“三线并进”的治疗体系。根据细菌真菌检查结果,精准调整抗感染方案;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优化抗结核强化治疗方案;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规范选择抗肿瘤治疗方案。营养支持团队更是量身定制“肠内+肠外”联合方案,使患者白蛋白水平在两周内提升34%。

3月26日,张先生的支气管镜复查显示,支架内壁光滑无移位,远端支气管恢复通畅。CT影像显示:纵隔淋巴结缩小30%,心包积液完全吸收。张先生现在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能从事轻体力农活。

肖阳宝表示,肺结核与肺癌作为肺部最常见的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咳嗽、咯血等症状。在影像学检查中,这两种疾病往往呈现出“异病同影”的相似征象。因此,一旦发现有诊断不明确的肺部阴影,及早到医院就诊,进一步做痰细胞学检查和支气管镜等针对性检查。(通讯员 卢志斌 陈思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