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塔吊林立的济南,感受着城市生长的脉搏强劲有力。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一场围绕城市品质提升的攻坚行动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资金,是“城市更新”这艘巨轮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在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的大背景下,济南因势利导,以政策性资金为精准撬点,常态化项目蓄水、政策精研与政企高效联动,构建起覆盖“储备-申报-落地”全周期的资金保障体系,正将国家政策红利源源不断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前瞻布局
持续保障“蓄水池”丰盈
近日,济南高新区组织申报了一系列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这标志着其以政策性资金为杠杆、精准撬动城市空间重塑与品质提升的实践迈出关键一步。
城市更新项目涉及面广、环节众多,顺畅的协作机制是成功的基石。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作为济南高新区政策性资金牵头部门,与规划建设部、济高控股集团等单位通力协作,形成“谋划-申报-实施”的高效闭环。
政策争取非一时之功,重在长效机制的构建。该区已建立起“储备-申报-落地”的全周期资金保障体系。“这次申报能够高效完成,得益于我们建立的常态化联动机制。”济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项目最初策划,到材料准备,再到根据初审意见迅速补充完善,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各方团队的紧密协作与专业智慧。我们提前识别潜在短板,合力攻关,不断完善项目成熟度,提升项目竞争力。”
在济南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每日动态维护着项目“蓄水池”——常态化项目储备库。济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项目储备库不是简单的项目堆砌,而是动态匹配国家政策导向的‘智慧库’。”
精准滴灌
下好政策研究的“先手棋”
政策性资金申请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精准解读政策是成功的前提。工作人员围坐一起,逐字研读政策文件,梳理研判支持方向。政策发布后,济南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工作人员随即下沉一线,将晦涩的条文转化为项目单位听得懂、用得上的实操指南。济高控股集团一位项目负责人深有感触:“以前是我们追着政策跑,生怕错过风口;现在是政策主动找上门,指导我们如何‘对号入座’,方向感强多了。”
材料审核是申报成功的生命线。济南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工作团队如同“守门人”,对每一份申报材料进行严苛审查。“这个项目的手续材料还不完备,得进行补充”“这个项目的收益测算模型,参数依据要再核实”这样的对话是办公室的日常。
济南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经济部工作人员坚持主动“走出去”,不仅深入项目现场,同时紧盯上级审核动态,第一时间掌握反馈信息,指导项目单位快速、精准地补充完善材料,确保申报流程顺畅高效。
效能跃升
资金杠杆撬动城市蝶变
亟待蝶变的城中村,将通过系统性改造,告别基础设施陈旧的历史,实现人居品质的跃升;被忽视的城市边角地、低效利用的公共区域,将蝶变为充满活力的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更新释放的空间资源,将有机嵌入新型产业载体、创新孵化空间,为济南优势产业扩容升级提供优质土壤……
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有力撬动下,济南城市更新的引擎正轰然作响。
“政策性资金不仅是‘及时雨’,更是‘催化剂’。”济高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济南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强力支持下,我们正以政策性资金为抓手,加速推进一批涵盖民生改善、环境提升、产业配套优化的重点项目。目前,集团已储备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政策性资金的注入将极大加速济南高新区空间重构与能级跃升。”
近年来,济南抢抓机遇,深度挖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通过系统筛选和精准对接,一大批成熟度高、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脱颖而出,并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对接渠道,为项目顺利实施备足了“粮草”。
金融活水润泽城市更新的脉络,济南正以协作之力、专业之智、金融之翼,擘画着一幅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图景。资金与项目的交响曲中,这座创新之城的热土上,必将涌现更多“旧貌换新颜”的生动实例,一个更宜居、更韧性、更富活力的泉城,正加速向我们走来。(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