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记者 李木元
“去年冬天以来雨雪较少,太旱了。幸亏水库放水及时,我家80亩冬小麦的收成才能有保障!”4月18日,望着汩汩的清水流进麦田,辉县市薄壁镇圪针庄村种植户苏玉付高兴地说。
苏玉付说的水库,就是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的中型水库,在宝泉水库原坝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过去浇地也用水库的水。那个时候水库蓄水量有限,这么多村子的地,根本不够用,产多产少还得看老天爷。现在水库的水多了,天气旱了,马上放水,旱涝保收!”苏玉付对记者说。
农谚讲:“灌浆有墒,籽饱穗方。”眼下正是辉县小麦拔节灌浆的重要阶段,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适宜的水分供应,不仅能够保持根系活力,促进籽粒灌浆,而且能够平抑地温,预防高温热害影响。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自3月4日以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5.9毫米,较常年同期平均33.1毫米偏少82%,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当前,麦田土壤表墒偏差,影响小麦拔节灌浆。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提前制定春灌专项工作方案,根据水库水情和当地农田墒情,于2月8日和3月24日两次启动大面积调水灌溉,截至4月18日,本年度总放水量约679.6万立方米,确保灌区周边3个乡镇约6万亩农田喝足‘增产水’,为今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运行部副主任康晓义介绍。
辉县市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年来粮食产量稳定保持在12亿斤以上。然而,该市西部山区峪河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70%集中于夏季,且流域所经石质山区蓄渗能力薄弱,下游万亩农田常面临“汛期水滔滔、春灌无水来”的困境。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辉县市在峪河出山口修建了宝泉水库,但因库容有限,难以满足农田灌溉需求。
国网新源宝泉公司党委党建部孙一然告诉记者,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于2011年建成,下水库在宝泉水库原坝顶加高至268.5米,最高蓄水位抬升了16米,水库库容增至4796万立方米,可将雨季水资源拦蓄,通过精准调配,在春灌期间稳定输出灌溉用水,助力豫北粮仓增产增收。“15年来,电站累计为周边3个乡镇6万亩耕地灌溉调水约9000万立方米,可注满8个西湖。”
康晓义还表示,根据旱情进展和耕地灌溉用水情况,电站将和水利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做好下一轮调水准备。
[本文为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二期)学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