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非遗为媒 状元为桥”两岸青年在此双向奔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3:04:00    

5月10日,“学子丹心·连枝共建”

第七届台江区“两岸学子敬状元”文化活动

在下杭路广场拉开帷幕

活动融合非遗文化、古厝文化、情景剧表演、民俗展示、互动体验等多元文化展示形式。两岸近百名学子共同体验省级非遗项目陈文龙信仰,感悟陈文龙文化中勤学奋进、爱国为民的精神文化内涵。

品味文化大餐

状元文化入心

本次活动为期五天

以“五大篇章·三场联动”架构展开

通过“钟鸣启礼——茗香三敬——

锣喧启程——

非遗承韵——云端破圈”

介绍陈文龙文化

从历史唤醒到当代传承的过程

佾舞表演《丹心赋》

以八佾之礼

重现南宋忠烈的浩然正气

原创情景剧《忠义文龙》。记者 叶诚 摄

原创情景剧《忠义文龙》

再现状元公的铁血丹心

陈文龙诗词原创歌曲《惟有丹衷天地知》。记者 叶诚 摄

歌曲《惟有丹衷天地知》

传递陈文龙

忠贞不渝、以身报国的情怀……

两岸青年人才对唱《台江故事》。记者 叶诚 摄

两岸青年人才携手

演唱原创主题歌曲《台江故事》

两岸学子过三通桥,入陈文龙庙行三献礼。记者 叶诚 摄

学子们在陈文龙庙摸粽子,预祝高考高中。记者 叶诚 摄

学子们在祈愿树下挂福牌。记者 叶诚 摄

表演结束后,两岸学子在司仪引导下走过三通桥,他们手掌轻触桥头高悬的粽子,来到陈文龙尚书庙欣赏百年洪家茶的茶道表演。随后,学子接过状元茶,向状元公三献礼以示尊敬。

据了解,陈文龙36岁时状元及第,是南宋名臣、儒将和民族英雄。在福州台江曾有一条尚书庙道,直通坞尾尚书庙,庙中供奉着水部尚书陈文龙。

尚书庙附近住着一户来自金门的洪姓人家,洪家洪天赏深受陈文龙忠义精神感召,每年在陈文龙的诞辰日及殉国纪念日都会组织学子们到坞尾尚书庙祭拜。

2019年起,台江区文化馆系统性复原仪式规程,将原先祭拜的“三敬表心”仪式演变成非遗项目展示、民俗展示、古厝文化、情景剧表演、非遗研学体验穿插其间的“两岸学子敬状元”沉浸式民俗文化活动

体验文化走亲

铺展民俗画卷

当天下午,两岸学子从龙岭顶出发

经过关帝庙、三眼古井等地

来到大庙山山顶,跨过登高石

放飞象征着梦想和祝福的气球

学子们凌云祈愿,放飞梦想气球。记者 叶诚 摄

学子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交流着学习心得

队伍中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肉燕、鱼丸、“文子”、光泽擂茶……

台江风味与光泽美食激情碰撞

各类摊位让人目不暇接

一幅充满民俗风情画卷铺展开来

学子在品尝台江、光泽非遗美食。记者 叶诚 摄

在苍霞人家生活馆

大家欣赏了

福州人心目中的“非遗交响乐”——

茶亭十番音乐

听台江国家级非遗“茶亭十番音乐”。记者 叶诚 摄

省级非遗项目百年洪家茶红茶制作技艺

惊艳了众人

两岸学子在传承人的带领下

共制香茗

两岸学子们在民解百年洪家茶红茶制作技艺。记者 叶诚 摄

学子们亲手制作“学子敬状元茶”。记者 叶诚 摄

两岸学子代表在洪家茶制作茶叶。记者 叶诚 摄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岸学子敬状元”民俗活动是省级非遗项目陈文龙信仰和百年洪家茶红茶制作技艺的创新性融合,已成为台江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台江区聚焦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上下杭历史文化资源,融合不同地域的非遗传统文化,打造非遗一条街,对促进台江文旅经济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活动由台江区人民政府、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台江区委宣传部、中共台江区委组织部、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台江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办。

非遗焕新,生生不息

未来,台江区将持续

涵养“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

让非遗传承与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