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法拍观察|“张治中公馆”再次拍卖引围观,起拍价“直降”2811万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3:01:00    

位于南京市新街口黄金地段的“张治中公馆”近日再次被法院“上架”准备拍卖,目前已有5000余人围观!2022年,这次建筑被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拍卖的消息曾引发广泛关注,但最终以流拍告终,此次起拍价较上次拍卖“直降”2811万元。围绕着“张治中公馆”的“前世今生”,近年来一直存在各种讨论和猜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张治中本人其实并未再次居住过,如今的建筑已非历史旧物,而有资格参与拍卖者的身份范围,在今年也将可能发生变化……

原建筑建于1934年,两栋小楼已非旧物

此次拍卖的南京市鼓楼区“沈举人巷26、28号,慈悲社12、14号不动产”在南京民间长期被称作“张治中公馆”。院内有南、北两栋民国公馆风格的小楼,以及两座厢房等附属设置。

建筑外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处原建筑建于1934年,由中国现代建筑学领域先驱童隽设计,砖木结构,西式风格,曾为张治中公馆所在地。

不过,如今院内南、北两栋小楼如今已非旧物。虽然其建筑外观呈现民国公馆风格,但记者获悉,目前两栋小楼均为2008年建成,被鉴定为钢混结构。从法院提供的室内图片可以看到,其内部装修为现代简约风格。

建筑内部

2006年6月,这里成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记者从鼓楼法院此前提供的资料获悉,该房屋现主人朱某于2005年6月购得此处房产。2006年10月至2007年期间,朱某在未征得文物部门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对北楼全部、南楼东半部分实施了拆除行为,最终造成北楼原民国建筑残留基本毁损。后进一步拆除了残留的南幢一半民国建筑,并在院内新建了两栋建筑,“新建的建筑外观、体量、位置均与原民国建筑不符。”

为此,当时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对朱某作出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

张治中本人未居住过,曾传出2.3亿元叫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相关房产资料记载,该处原建筑的历史产权人为张治中,但研究显示,其本人并没有在这里居住过,当年住在这里的是他的副官,后张家亲属曾在此居住。2003年,张家后人将这处房屋出售。

近20年来,“张治中公馆”曾屡屡传出出售的消息,2006年的报价为3000万元,2009年报价为6400万元,2017年报价已上涨至1.5亿元,2018年更是传出将以2.3亿元售出的消息。

航拍院落

而在司法拍卖层面,鼓楼法院此前也已两度“上架”该建筑。

阿里资产平台的信息显示,2020年1月,该院曾以7178万元的起拍价准备拍卖该建筑,但因“需完善相关手续”而暂缓拍卖。2022年2月,该院再次以9410万元的起拍价拍卖该建筑,这次拍卖曾引发广泛关注,先后有4.6万余人观看了拍卖页面,但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起拍价6599万元,竞买人资格或将放宽

价格鉴定意见书显示,此次拍卖标的的市场评估价格为9426.39万元。其中,不动产的建筑面积约为1082平方米,包括约560平方米的南楼、约493平方米的北楼,以及约30平方米的门房。此外,拍卖标的还包括附属设施和苗木。

此次拍卖的起拍价定为市场估价的“七折”即6599万元,较上一次拍卖“直降”2811万元。

拍卖页面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上次拍卖为带租拍卖,此次拍卖法院明确,房产无租赁情况,为空置状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拍卖与之前的交易相比,还有一大不同之处,对此法院进行了提醒。《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已被列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立法计划》拟废止的法规名录中,也就是说,该条例被废止后,此次拍卖的建筑不再属于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这样,外籍人士或可参加拍卖,但法院同时明确,“买受人在该条例被废止前参与竞买的身份不得为外国人。”

记者从阿里资产平台司法拍卖板块获悉,此次拍卖将于4月28日上午10点开始。记者在拍卖页面看到,目前已有5100余人观看了拍卖页面,320余人设置了提醒,但尚无人报名参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视频剪辑:庆苗苗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