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而美”法案推高美债风险,美元还安全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3:02:00    

导读

日前美国通过“大而美”法案,其中的措施将使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攀升,加剧美债风险。美国债务规模高企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重要的不稳定因素,还削弱了美元的信用基础,引发全球对美元安全性的担忧。美债问题对中国也有多方面影响,包括中美利差倒挂引发资本外流、中资美元债融资成本上升等。应强化跨境金融风险监测,优化储备结构,推动区域货币合作,提升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协调与管理能力。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陈卫东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

2024年末,全球主权债务余额达95.3万亿美元,主权债务规模高企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重要的不稳定因素。拉美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新一轮新兴市场主权债务危机都反映出其巨大的“杀伤”效果。

从2002至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连续23年处于“支大于收”状态,债务与GDP之比由57.2%升至124.3%。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达1.83万亿美元,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占全球主权债务余额比例超37%,远高于美国GDP在全球占比。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并未好转。2025财年前7个月,联邦政府赤字达1.05万亿美元。日前美国通过“大而美”法案,拟在未来10年实施大幅减税、强化边境管理等政策,将使美国财政赤字在未来10年增加约2.8万亿美元。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及其溢出效应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及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风险源。

第一,美国加大财政赤字力度,导致政府财政调控能力下降,加剧通胀压力。近年来,随着美国利率水平抬升,财政支出结构中利息支出占比大幅提高,2024财年已达到13.2%。而对经济产生刺激效应的支出占比则由本世纪初的34.4%降至24.5%,财政政策乘数效应趋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投资者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美联储和美国金融机构成为重要投资者。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实则是财政赤字货币化,此种方式会加大基础货币投放,必然带来通胀压力。美国金融机构将美国国债作为“安全资产”,通过回购等业务进行信用创造,进一步放大了货币乘数,推高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美国财政赤字加剧了美国经济失衡程度,持续削弱美元的信用基础。美国通过持续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形成了巨大的美元国际需求,导致美元汇率高估,加之随着美国物价的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到美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并促使大量产业外流。因此,美国经常项目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从长远看,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逆差最终会削弱美元的信用基础。

第三,高额财政赤字动摇了美国国债的信用基础。美国国债一直被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安全资产”,被各国央行作为外汇储备广泛持有,也是全球私营机构重要的资产配置选项。由于财政赤字的快速积累和债务偿付能力的不确定性提升,主要国际评级机构先后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近年来,美国、日本部分金融机构都因美债收益率大幅波动而遭受重大损失,美国硅谷银行甚至因此被其他机构收购。美国国债是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增信抵押产品,国债收益率抬升将加剧美元资产重定价效应,也会推动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的联动上涨,加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持有的相关外币计价债务成本,引发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债务违约风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张与潜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美国高额财政赤字的冲击也会波及中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受美债风险演化等因素影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从2022年初的约120基点转变为2025年5月末的-274基点。中美利差倒挂驱动跨境资本回流美国,是造成中国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和股市表现承压的一个原因。

第二,2025年5月末,中资主体发行美元债余额6346亿美元,以城投、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为主。美债收益率抬升将推高美元融资成本,增加中资美元债发行主体的再融资压力,并通过交叉违约等方式向境内市场传导。2024年末,中国银行业美元资产和负债规模分别为8153亿美元和3392亿美元,美元资产与负债缺口达4761亿美元。美债及美元信用下降,会造成美元流动性收紧,导致部分中资金融机构外币负债成本上升,流动性承压。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三,美国财政赤字扩大,部分原因在于美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企业税减税力度,并通过产业补贴法案加大对部分行业的税收抵免和研发支持力度,吸引产业链回流。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将推进减税政策永久化,加大了对全球资金——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投资的吸引力。叠加地缘政治的变化和美国实施的关税政策,全球产业链格局面临重塑,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

第四,2025年5月末,中国官方储备资产规模约3.2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仍是中国储备资产规模最大的资产类别。美债信用下降将对中国储备资产安全构成威胁。此外,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需要举借大量美元债务,以弥补国内发展资金不足问题。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最大双边债权人,债权主要以美元计价。美国高额财政赤字将引发美元融资成本提高,加剧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偿付压力,影响到中国持有的发展中国家债权安全。

各相关机构要密切关注美债风险的影响。中国宏观调控及支持经济稳定的各种政策,都需要考虑美国相关政策的变化产生的外溢效应。就应对风险而言,中国要加大对美元债、美元跨境资产、负债结构及风险的监测;加强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动态调整逆周期调节因子、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推动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增加黄金和能源、粮食等关键资源、战略性物资储备持有;加强区域货币体系合作,降低对单一外币的依赖;完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合作体系和机制,帮助发展中国家改进债务管理能力,提高债务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形成债务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英文版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英文版标题为 "Looming peril"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编辑:张钊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