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顺利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4月3日起,各省会城市的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既可以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也能选择邮寄保密回收。手机回收到广东汕头贵屿处置基地后,在保密车间经过安全拆解、机械破碎、末端熔炼,最终实现手机安全销毁。手机的回收、流转、拆解和破碎等流程全程可视化、可监控、可溯源。(4月6日《人民日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每年都有大量的废旧手机被淘汰。根据行业数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或将达到60亿部。这些海量废旧手机,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废旧手机的安全回收显得尤为重要。

手机回收。 图源:视觉中国
废旧手机的安全回收,是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每部手机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金属和其他物质,如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这些物质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最终危害人类健康。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约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而进入正规回收渠道的,仅占一小部分。如果这些废旧手机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和处理,将大大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专业回收机构的处理,废旧手机可以被分类检测,有价值的零部件被重新利用,无流通价值的则进行资源回收,提取贵金属,实现循环利用。这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废旧手机的安全回收,也是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中存储了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果废旧手机流入非正规渠道,这些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导致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通过正规的回收渠道,手机信息可以得到彻底清除,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要实现废旧手机的安全回收和循环利用,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回收利用废旧手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回收企业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企业应积极探索创新回收模式,如“互联网+回收”模式,提高回收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消费者也应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将废旧手机交给正规回收渠道,让废旧手机焕发新生。
近年来,我国在废旧手机回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与庞大的手机保有量和报废量相比,我国的手机回收率仍然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废旧手机回收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更多人参与到废旧手机的安全回收中来。
废旧手机安全回收,让循环利用焕发生机,这不仅是一项环保事业,更是一项关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我们要携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废旧手机等更多废旧物品回收体系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将更加美好,资源利用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