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丝瓜长瓜大冬瓜,炎炎夏日,浙江人爱的这些“清凉小菜”热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7: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夏日里,“热”是无法回避的主题。

古人抱着冬瓜入眠消暑,今天的我们怼着空调,胃口似乎也起不来,只想吃点清爽的瓜菜消消暑。

要说消暑度夏的清凉小菜,丝瓜、长瓜(葫芦)、冬瓜、黄瓜应该算得上是浙江人民的“四大省菜”。

受访者供图

杭州建德莲花镇有片一望无际的丝瓜地,眼下正是硕果累累的丰收季。

丝瓜地的主人卢女士说:“地里的丝瓜,最近每天都供不应求,我还要跑到各个乡镇去收购。原本只供应宁波一家连锁商超,现在,杭州本地的连锁商超也来抢货了。”

卢女士今年种了100多亩露地丝瓜露天,品种是本地糯米丝瓜,4月定植,6月采摘,眼下正是出货高峰,目前地头的收购价在1.2-1.5元/斤,超市供货的精品丝瓜价格可以达到2元/斤。

受访者供图

现在地里的丝瓜、茄子正值高产,但丝瓜明显更受市场欢迎。

最近天气给力,卢女士地里每天能出货5000-6000斤,还要从附近农户这里外购2000斤,一天要采满4吨丝瓜的货,才能保证商超每天的订单供应。

富阳北支江蔬菜大户张先生,今年种了50亩大棚葫芦,现在每天能采摘3000斤,主要供应杭城各单位和小区的团购订单。

受访者供图

眼下高温,葫芦产量下降,配送到户的价格是4.5元/条,而6月产量高的时候,价格只有2元多一条。

4.5元/条的价格,张先生估计会持续到高温天结束,秋季的本地葫芦价格可能会相应走低。

盛夏的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什么菜最紧俏?冬瓜虾皮绝对算个硬菜。因为据市场统计,现在每天整体到货量约2500吨,出货量2300吨,其中长瓜(葫芦)20吨,丝瓜7吨,黄瓜33吨,冬瓜151吨。

抱冬瓜的老板 记者 施雯 摄

批发市场的商户朱老板主营的就是冬瓜,目前销售的主要是广东青皮冬瓜,颜色深绿,一个能有四五十斤。摊位前,三个装卸工正扛着冬瓜来回穿梭。

记者 施雯 摄

“现在批发价降到5毛一斤,比上个月便宜2毛左右。”朱老板边擦汗边介绍,“工人都是自己老家人,值得信赖,这个天气下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天气越热,我们越要早起,避开太阳直晒的时候工作。”

在冬瓜堆放的区域,来自山东的装卸工老李后背已经完全湿透。朱老板家一天要出货近20吨,全靠老李他们三个人搬。

青白两种冬瓜 记者 施雯 摄

相比之下,董老板家的安徽白皮冬瓜价格较为稳定,个头跟广东青皮冬瓜一般大,批发价维持在0.7元/斤,与上月持平。

不过,董老板表示,再过一周左右,萧山本地的冬瓜也将大量上市,到时候随着到货量的增加,价格也许还有轻微浮动。

正在卸货的黄瓜 记者 施雯 摄

骄阳似火,凉拌菜首选的黄瓜的交易也很火爆。

经营户魏老板家的黄瓜刚到货,来自山东寿光,批发价格比上月降了3毛,现在批发价2.3元到2.5元一斤。王老板家的江苏黄瓜,批发价在1.6-1.8元/斤,与山东产区的相比,个头稍微短些。

魏老板分析,现在全国多个黄瓜产区同时进入上市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才会有小幅波动。

黄瓜刺手,场地上的工人都戴着手套作业。“不戴不行,黄瓜上的小刺扎手,再加上汗水一浸,又疼又痒。”正在装箱的王师傅说。

大蒜头 记者 施雯 摄

蒜蓉生蚝、蒜蓉小龙虾……随着夜宵经济火爆,葱姜蒜等调味菜的需求量激增。

云南白蒜批发商王老板的摊位前,工人们正快速分装。“蒜叶价格涨到1.8元了,每天要出七八吨货。云南小葱批发价在2.3元一斤。”王老板说,“工人最辛苦,葱蒜都属辛辣物,汁水沾到皮肤上火辣辣的,再加上天热,很多人手上都起疹子。”

江苏人吴老板主营家乡徐州的优质蔬菜。大蒜头现在批发价3.8元一斤,销量比上月多三分之一。生姜批发价3.6元一斤,比上个月贵出2毛/斤。

她指着正在装车的工人说,这么热的天,光站着都出汗,更别说干体力活了。吴老板在摊位小隔间安了个空调,可以让工人休息时降降温。

一圈走下来,记者也感受到了高温室外作业的诸多不易。正是他们用汗水,保障着城市“菜篮子”的新鲜供应。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