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地方的政务服务水平,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
2024年以来,我省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倒逼各部门加强协同,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阶段性成效显著。
截至2024年底,所涉及34个“一件事”的全省200余套办事系统全部被打通,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显著提升。平均办理时间从34个工作日压减为9个,办理环节从9个压减为2个,提交材料从14份压减为5份,跑动次数从5次压减为最多跑一次,综合平均压减率超76%。一年来“一件事”办件量达268万件,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得到全面提升。
国务院办公厅将我省列为“‘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重点事项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地区”,相关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2024年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企业信息变更、义务教育入学、退休、企业破产信息核查等6个“一件事”4次入选全国“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汇编。

鹰潭市企业开办“一件事”流程示意图。

流程再造:“多地、多窗、多次”变“一地、一窗、一次”
企业和群众的关切与期盼,始终是政务服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日前,在南昌市新建区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市民王先生一次性领到了个体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照。他连声称赞:“不用再多头跑,一次就把开餐馆的证照全部办好了,真是方便又省心!”
高效便捷的背后,是流程重构、数据共享以及多部门协同的系统性变革,考验的是政府自我改革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决心。
江西积极开展省、市、县三级“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流程”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多次赴办事窗口“走流程”,站在办事企业、群众视角,换位体验“一件事”办理流程,在体验中找问题、补短板,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按照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我省“高效办成一件事”采用“省级主建、市县主用”模式,依托“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全省统一业务平台。平台以赣服通、江西政务服务网等业务端口为枢纽,打通多部门业务系统,梳理重构“一件事”业务流程。将原先分散在多部门的审批事项,以“一件事”的视角全部归集到统一业务平台办理。建立并联预审共享服务机制,让企业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
各地各部门聚焦企业实际办事需求,推出了企业开办、变更、准营到注销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务,分场景进行流程再造,提供全过程分阶段集成办服务。在全省3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中,涉及企业的有15个,占44%。涉企“一件事”全流程网办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吉安市政务服务中心人员通过AI政务服务助手帮助群众办理服务事项。

数字赋能:打通“知识孤岛化、数据碎片化、决策低效化”等政务服务堵点痛点
在数字时代,海量的数据信息在流动、交互、展示和智慧生成。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数据,使其创造更大价值?以数字赋能激活政务服务“强引擎”,便是江西的破题之法。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报名入学线下办理存在材料多、流程长、管理难等堵点、难点。省教育厅会同省公安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入学“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进行部署安排。教育与公安、自然资源、民政等10个部门35类业务数据资源,实现了跨领域、跨层级、跨业务的共享协同。
通过集学籍、户籍、房产等信息比对和查询、应用功能于一体的入学服务平台,家长最快不到一分钟即可获取适龄学童入学学位。
“改革后,入学材料由纸质证件变数据信息,现场递交变线上提取,线下审核变即刻核验,入学手续办理非常便捷。”高安市学生家长胡晓芬女士说。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公租房申请“一件事”……随着“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入推进,江西各地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在推进改革中,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个性化、特色化服务,通过“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举措,全面提升服务效率。
各地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力量,加强人员、经费保障,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统筹高效的跨部门、跨层级协调机制。按照“统一数字底座”的要求,各相关部门加快推动自建业务系统与全省“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业务统一受理申办。
此外,我省还通过归并去重、数据共享等方式,利用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服务由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力,对“一件事”涉及的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进行精简、优化。
目前,全省平均每个“一件事”可实现5条表单数据智能填报,2份申报材料自动调取,其中“大件运输许可”可实现智能填报26条表单数据、“企业注销登记”可自动调取10份申报材料,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大幅降低。

在龙南市政务服务中心,群众正在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

表单整合: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
一个地方的政务服务水平,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改革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及时评估改革效果,才能确保改革不偏航、不走样。
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上标准不统一、业务不协同、系统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等问题仍然存在,企业群众办事仍有许多难点堵点痛点,亟须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倒逼条块、部门之间加强协同,破解关键掣肘和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如今,走进全省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小窗口”承载着“大服务”,处处彰显着高效的服务效能、温馨的办事体验。
其中,退休“一件事”改革前后的办理变化让群众感受颇深。曾昭万是吉安市第八中学教师退休手续经办人。不久前,他带上材料去市社保局帮同事提交了退休申请,次日就看到江西人社App显示“已办结”。“以前材料有六七份,现在就一两份,少了很多。以前办退休手续最快也要三四天,这次一下就办好了。”他说。
在江西,新车登记“一件事”实现线上购买车辆购置税、车辆交强险,办事环节由3次减至全流程免填表、免复印,一站式办结车辆登记。
购房落户“一件事”电子不动产权登记证,申请人电子户口簿、电子身份证均自动获取,办事环节由2个减至1个,证明材料由3个减至“零证明”,群众由线下跑1次减至“零跑腿”。
“赣”,就对了。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眼下江西正在持续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既做好制度创新“加减法”,更善用技术赋能“乘除法”,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到“好办快办”转变,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当代江西
编辑:何 山
校对:王小明
复审:程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