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种设备成“定时炸弹”,监管岂能“走过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0:33:00    

5月21日,南通市通州区一家纺城内,原本静止在第4层的升降货梯突发故障,向上升至第5层,导致两名作业人员失去平衡,其中一人脚部被卡在货梯与墙体之间的夹层,最终由消防员破拆救出。这起惊心动魄的事故,看似偶然,实则暴露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不容忽视的深层隐患。

升降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这类设备需定期进行专业维护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装置正常运行。然而,事故现场货梯与墙体间的安全间隙不足、突发故障时安全装置未能及时制动等细节,都指向日常维护和检查的缺失。当企业将“定期检修”简化为形式化流程,设备便成了悬在工人头顶的“定时炸弹”。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需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设备维护、操作规范等具体要求。但在此次事故中,作业人员在货梯突发故障时的失衡,反映出企业对员工安全培训的不足以及工人作业时保护措施的缺失。此外,设备长期运行中积累的潜在故障,本应通过定期检查被及时发现并排除,为何直至出现事故才发现设备运行存在的问题?这或许值得事故单位,乃至全体生产经营单位的反思。

监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管,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防线。南通市通州区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虽已构建“人防、技防、设施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但事故的发生仍暴露出监管执行中的漏洞。货梯与墙体的设计缺陷是否在前期安检中被遗漏?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纸上谈兵”问题?2025年新修订的《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虽强化了企业安全总监配备要求,但基层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设备的隐患排查,尤其要关注老旧设备的维护状况,防止特种设备“带病运行”。

对劳动者而言,此次事故更是一堂沉重的安全教育课。作业人员在货梯突发故障时的手足无措,凸显出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的不足。企业应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操作的每个环节,通过模拟演练让员工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突发情况应对流程。唯有让安全意识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践行”,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风险。

特种设备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安全生产不是口号,而是需要企业、监管部门和劳动者共同筑牢的防线。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才能让类似的惊险场景不再上演,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红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