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长顺: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农业产业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8:27:00    

孟春时间,春和景明,位于长顺县广顺镇的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恒温室里,红托竹荪正在安静生长。公司营销宣传部部长柏家和告诉记者:“因为培育出了‘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公司成为省内三家掌握红托竹荪成熟培育技术的公司之一,明年产值有望突破5000万元!”

在长顺县威远工业园区的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菜籽油加工车间里,公司投资1.6亿元打造的6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日产菜籽油10万件。车间之外,是公司的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2万余农户油菜种植15万亩,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

在位于同一个园区的贵州黔溯鲜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屠宰生猪,熟练地进行分割、包装……随后将新鲜猪肉运往各大销售市场。公司销售总监秦志远说,“公司于2022年2月投产,采用国际及国内最先进的生猪屠宰流水线设备,填补了贵州高标准食品加工产业园的空白,今年产值预计13亿元到15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化大有可为。在长顺,一朵“菌”不只是一朵“菌”,而是有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持;一桶“油”不只是一桶“油”,而是全产业链的布局完善;一头“猪”不只是一头“猪”,而是高标准现代化的企业支撑。

一朵“菌”不只是一朵“菌”。农业现代化的长顺实践背后,是科技创新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农业企业要高质量发展,我们关注的核心是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菌子的质量、产量、销量。”谈到农业现代化,柏家和一语中的。

的确,在贵州天仁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记者很难看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全自动化配料、装袋(瓶)、灭菌、冷却、无菌接种一体机。

除了生产线,公司还在菌的种源上下足了功夫。“我们联合贵州省农科院和贵州大学开展研究,培育出了‘红托竹荪液体菌种’攻破了红托竹荪种源难题的问题。”柏家和介绍,采用“液体菌种”技术后,菌子的萌发点多,菌龄短,菌包活力好,产量和出菇品质都优于传统的固体菌种技术,红托竹荪的生长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10个月左右,亩产在1800斤左右,相较于传统方式提高了25%左右。

不仅如此,公司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院、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理工学院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在菌种选育、栽培基质调配、温湿度精准控制、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红托竹荪的产量与品质得以显著提升。

有了科技创新的加持,公司的红托竹荪走俏市场。“现在订单越来越多,公司正在扩建厂房应对新增的订单,预计9月投入使用,明年的年产值预计能达1亿元!”柏家和说。

一朵“菌”的背后是满满的“科技范”,一桶“油”的背后则是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聚焦油菜的全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整个油菜产业链的价值。”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净对农业产业化有自己的理解。

熊净介绍,公司在种植端采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12.5万亩。通过订单保底收购模式,带动2万余户油菜种植农户,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在销售端,公司不仅在淘宝、京东等多个网络销售平台热卖,还与长顺县内多个中小学、营养餐配送中心、机关单位及企事业单位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产值达1.2亿元;2025年,预计总产值将攀升至1.6亿元。

一朵“菌”和一桶“油”的背后,是长顺县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长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宗朝介绍,该县按照“1+2+N”(以优质粮油为主导产业,以生猪和生态家禽为辅助产业)主导产业,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系统推进农业结构、农业配套、农业生产、市场销售“四个体系”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一条山地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长顺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典型样板、贵州省油菜良种繁育基地、贵州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等荣誉。2024年,长顺县农林牧渔总产值37.55亿元。

“我们聚焦‘强农兴工’建链条,构建‘产业结构体系’;聚焦‘建管并重’强配套,构建‘农业配套体系’;聚焦‘藏粮于技’优服务,构建‘农业生产体系’;聚焦‘三品一标’创品牌,构建‘市场销售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刘宗朝说。

2025年,长顺县将全力以赴在巩固农业优势上攻坚突破,深化现代农业发展综合集成示范试点改革,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全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1+2+N”优势产业提质、推进农业节本增效、提升农业产业品质,力争农业总产值完成39亿元以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王维维

编辑 高荣华

二审 方亚丽

三审 张发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