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推进区域肿瘤防治 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6:10:00    

转自:辽宁日报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大型义诊现场。辽宁省肿瘤医院供图

辽宁省肿瘤医院外景

本报记者 王敏娜

核心提示

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作为集肿瘤防治、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中心,辽宁省肿瘤医院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勇担大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积极构建肿瘤“防筛诊治康”体系,扎实推进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

省肿瘤医院始终将“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贯穿医疗服务各环节,依托国家项目深入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强硬件、优软件,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扛起区域肿瘤防治大旗;通过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等系列活动,为社会各界提供科普讲座和义诊,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推动肿瘤防治关口前移;以AI赋能为肿瘤患者提供智能化、精准化全病程管理服务,竭力筑牢生命健康防线,为健康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推进癌症早期筛查

切实提高早诊率和治疗率

4月12日,辽宁省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沈阳举行,2025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同步启动。本次活动由省卫生健康委指导,省肿瘤防治办公室、省肿瘤医院主办,省抗癌协会协办。

癌症,这个词常常会让人们感到恐惧和不安。从“虎守杏林”的医者仁心到现代医学的精准防控,人类对抗癌症的历程始终伴随着科学与智慧。在启动仪式上,肿瘤领域的专家一致表示,癌症可控、可治、可防,关键在于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意识。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意义,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唤醒行动。

作为全省肿瘤防治体系的核心力量,辽宁省肿瘤医院每年都会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省癌症中心主任、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宏旭表示,癌症防控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努力,更要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并且及时抑制病情发展的有效途径。刘宏旭呼吁,广大群众要增强科学防癌意识,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

早筛早诊是提高肿瘤生存率的最有效手段。多年来,辽宁省肿瘤医院始终坚持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管理。该医院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针对城市高危人群开展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临床筛查,同步积极推进农村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扩大人群覆盖面,强化早诊早治。截至目前,我省城市癌症筛查已从铁岭1市扩大到覆盖省内4个城市,累计完成高危评估36万人,临床筛查11万人。农村癌症筛查共完成高危评估24万人,机会性和组织性筛查8万人,项目已覆盖全省12个市的农村地区。每年为项目地区居民提供早癌风险评估和筛查,切实提高了项目地区癌症患者的早诊率和治疗率,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

为了让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让基层和偏远农村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筛查服务,省肿瘤医院自主研发的“两癌”筛查车,充分利用本院临床、影像专家的强有力技术优势,走进基层、走进农村。目前,“两癌”筛查车已走进辽宁省7个市,近20个乡村/街道,派出省级专家约200人次。此举对加强我省妇女“两癌”的二级预防,实现“两癌”早诊早治,推进健康辽宁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

构建完备诊疗体系

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优解”

癌症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但随着现代医疗水平和设备的不断进步与完善,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有1/3的癌症(恶性肿瘤)通过早发现早治疗能够得到治愈。即便不能完全治愈,通过现代的医疗措施,也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攀登,辽宁省肿瘤医院始终坚持高起点、严标准,以医疗安全为底线,以解除患者病痛为目的,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基础上,聚焦国内外前沿技术和理念,紧跟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开展了一系列高精尖手术,为我省乃至东北地区患者带来了希望。

作为一名胸外科医生,刘宏旭从事胸部肿瘤外科及普胸外科基础临床研究30年,对此他深有感触,最初做肺癌手术需要开30厘米左右的刀口,甚至切断一两根肋骨,现在几乎99%的肺癌手术都是微创切除,刀口三四厘米,手术更微创,操作更精准,患者恢复更快。

刻苦钻研、精“医”求精,从初出茅庐到行业翘楚,刘宏旭始终将此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追求。面对疑难重症,他敢担当、善创新,敢于“不走寻常路”,在追求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之间寻求最优解。作为医院的“掌舵人”,他更是身体力行起带头作用。前不久,医院收治了一名左肺上叶中心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包围着心脏的大血管,手术切除难度大,常规手术需将左侧两个肺叶全切除,患者预后效果不是很好。为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刘宏旭带领团队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和病变肺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减少肺功能损失,其间还需要进行肺动脉和支气管重建的扩大袖式切除,手术难度之大,不亚于肺移植手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医院党委领导率先垂范,紧跟肿瘤治疗的前沿发展方向,精进医疗技术,构建起一套完备且专业的肿瘤诊疗体系,省肿瘤医院在省内乃至国内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复杂疑难重患选择来到省肿瘤医院寻求治疗。

除了“软件”层面的不断精进,省肿瘤医院还不断优化升级硬件系统,医院配备了射波刀、螺旋断层放疗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为精准诊疗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上,医院融合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规范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内分泌等现代医学手段,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以及介入、微创等技术相互配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常见肿瘤治疗上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医术高,更要服务好。省肿瘤医院将“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贯穿医疗服务各环节。为切实满足患者就诊需求,医院推行“无假日”服务模式,实现全年365天不间断开诊;部分病种探索开展初诊患者全覆盖免费MDT(多学科会诊),为患者定制符合规范的个性化诊疗方案,积极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开设淋巴水肿门诊等多个新型特色门诊;优化互联网医院功能,新增在线预约检查和药品配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等。

形成立体化健康宣教格局

营造全民科学防癌抗癌氛围

肿瘤预防,科普先行;关口前移,防患未然。

如何让群众科学认识肿瘤、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正确预防肿瘤发生,成为肿瘤防治工作的关键。

据悉,很多患者来到医院进行诊疗时,病程已是中晚期。中晚期癌症往往伴随着癌细胞的局部或远处转移。当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时,它们会在新的位置形成新的肿瘤,这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一些患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肿瘤规范防治知识的了解还不够,不了解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导致不知如何预防,更无法通过早诊早治来进行早期干预。

刘宏旭认为,临床诊疗解决的是病患当下的问题,但很多疾病隐患都应该在发病前得到关注。肿瘤防治关口前移,这就体现出加强肿瘤预防知识普及的重要性。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

自199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发起至今,历经31年发展,已成为增强全民防癌意识的“金字招牌”。辽宁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始终以“一级预防控风险、二级预防早发现”为核心,通过系统性科普宣传与精准筛查双管齐下,为降低我省肿瘤发病率、提升患者生存率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组织省内知名肿瘤专家义诊、开设市民健康讲堂、发放通俗易懂的科普手册、编撰《趣说肿瘤三级预防》系列读物等多种形式,带领全省开展肿瘤防治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科学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让“科学防癌”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全国第一个设在医疗机构的肿瘤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肿瘤医院始终以“做好公众科普宣教工作”为己任。一直以来,该医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预防为主、医防融合的发展理念,通过举办“大咖帮你抗肿瘤-市民公开课”,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推进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落实落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针对住院患者需求,该医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癌症诊疗知识宣教,录制了大量科普视频,在门诊、病房滚动播放,让就诊群众随时随地学习科普知识。医护人员非常关注肿瘤患者心理健康,主动疏导患者和家属的负面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战胜肿瘤的信心,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规范化诊疗的依从性。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辽宁省肿瘤医院精心构建起立体化的健康科普宣教格局,助力提升群众对恶性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加速智能化转型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当前,DeepSeek大模型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推理能力及多模态处理性能,正逐步成为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今年年初,省肿瘤医院加快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肿瘤防治领域的AI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果。

据悉,省肿瘤医院已成功开通智能预问诊系统,患者就诊前通过智能预问诊可详细录入症状、病史等关键信息,不仅帮助医生在接诊前快速掌握患者病情,提前规划诊疗思路,准备医疗设备和材料,还能有效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大大地提升门诊服务质量与效率。

眼下,医院正紧锣密鼓地部署DeepSeek全面应用的硬件环境。通过升级和完善硬件设备,为DeepSeek等AI技术提供强大运算能力和稳定运行环境,确保其在处理海量医疗数据、进行复杂分析运算时高效准确,为后续AI全面应用筑牢根基。接下来,医院致力于在多个关键领域全面且深入地应用AI技术,构建独具特色、高效的肿瘤防治体系。

在为患者服务上,医院将借助AI分析患者就医数据、健康档案等,提供精准就医指导,如推荐科室、专家及规划就诊流程。智能导诊系统依据症状推荐专科门诊,AI提醒复诊患者复诊时间与检查项目,提升就医体验与效率。在医事服务领域,AI凭借智能分析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根据患者流量和病情调整医生排班与诊室分配。同时辅助医生临床决策,分析病例与研究成果,为复杂疑难病例提供治疗方案参考。

病历服务智能化是重点发展方向。医院将开发适用于肿瘤专科医院的病历服务产品,加大病历内涵质控研发投入。利用AI实时监控审核病历,发现问题并提醒医生修改,深度挖掘病历数据,为医疗质量评估、科研教学等提供支持。同时,在医院“一院两区”高质量发展中,也将逐步推动AI工具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强化医疗质量管控、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推动院区间协作与科研创新。为推动计划实施,省肿瘤医院将强化人才培养,打造懂医学与AI技术的复合型团队,同时积极对外合作,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能力,造福肿瘤患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