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除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增持回购以外,近来越来越多银行也加入自家回购增持的大军中。记者注意到,近期以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披露了股东或董监高计划增持公告。专家认为,这传递出对银行发展前景、业绩增长以及股价稳定的长期信心,有助于提升银行估值水平,也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健发展。
4月8日,邮储银行的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率先行动,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了该行A股股份1991.02万股,占该行已发行普通股总股份的0.02%。增持后,邮政集团持股比例从62.78%提升至62.80%,并且邮政集团还表示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该行A股股份。
同日,光大银行也发布公告称,光大集团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份。光大集团承诺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有的该行股份,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且增持比例合计不超过2%。公告还透露,这是为了“充分发挥作为光大银行控股股东作用,传递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该行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短期内光大集团第二次发布增持计划。就在上月末,光大集团刚实施完毕一轮增持计划,累计增持金额超4亿元。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前,光大集团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光大银行47.40%的股份。
除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城商行也相继加入了增持行列。
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成都产控、成都欣天颐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成都银行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该行除权除息后的历史最高股价17.59元/股,拟增持合计不超过7958.87万股,占该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878%;合计不低于3979.4353万股,占该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0.939%。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董监高等人士也纷纷自掏腰包增持自家股份。
近日,浙商银行宣布,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计划以自有资金共计不少于2000万元自愿增持该行A股股份,增持主体包括董事长陆建强、前不久被提名为行长的陈海强等众多高管。
华夏银行、江苏银行也分别有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计划以自有资金增持股份,金额分别不低于3000万元和不少于2000万元。
“银行股东及高管通过真金白银增持股票,不但体现了对企业基本面、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样表明了公司重视股东回报和市值管理,未来将采取实际行动稳定和提升股价的决心。”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武泽伟进一步指出,预计未来会有更多银行股东和高管进行增持。对于银行来说,这一措施向市场传递了企业价值被低估的信号,有助于增强投资者长期持有的信心,促进银行估值逐渐回归至正常水平。“这不但有利于银行完成市值管理的目标,同样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银行股估值偏低,而随着宏观经济回复回升,银行业绩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股成为较好的投资标的。近期,受外部因素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越来越多银行股东加入增持行列,部分银行还推出估值提升的全面计划。尽管增持数量不多、直接作用有限,但是增持行为传递出对银行发展前景、业绩增长以及股价稳定的长期信心,有助于提升银行估值水平,也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健发展。